助推殘疾人全面小康,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杭州日報訊 提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水平,有助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。在杭州,“殘疾人之家”是基層殘疾人的服務陣地,最早由殘疾人工療站一路向殘疾人小康·陽光庇護中心、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發展而來,逐漸演變成集多功能於一體、面向各類有需求殘疾人的專業服務機構。 目前,杭州市已建成“殘疾人之家”188家,庇護殘疾人4647人,實現了全市萬人以上鄉鎮街道均建有至少1家規範化“殘疾人之家”的目標,主城區三星級及以上達100%。對標浙江省提出的“到2022年,在人口相對集聚的萬人以上鄉鎮街道建有1家規範化‘殘疾人之家’”的要求,杭版“殘疾人之家”建設已走在全省前列。 鎮街全覆蓋 2022年實現三星級以上機構全覆蓋 殘疾人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各項建設事業都要把殘疾人事業納入其中。圍繞杭州“一城一窗”的大局,按照高質量發展殘疾人事業的要求,杭州着力從全面覆蓋和規範提升兩個維度,加快推進杭版“殘疾人之家”建設。 今年,三星級“殘疾人之家”已覆蓋至杭州主城區所有鄉鎮街道,預計到2022年,杭州各區、縣(市)均將建有至少1家綜合性、示範性的‘殘疾人之家’;全市所有鄉鎮街道三星級及以上機構達100%。 實現鎮街全覆蓋後,杭版“殘疾人之家”力求在機構規範化方面實現突破。在達到“八個有”標準基礎上:有合法的主體,有統一的標牌標誌,有穩定的服務對象,有適宜的服務場所,有配套的設施設備,有完善的服務功能,有專業的管理服務團隊,有健全的管理制度,進一步從統一機構名稱,統一創建標準,統一評估機制,統一扶持政策,統一規範管理五個維度,高質量推進“殘疾人之家”規範化建設。 有了目標清單,如何狠抓落實,提質增效?杭州市精準施策,實行清單式管理,堅持“一機構一策”原則,制定提升改造目錄清單,逐項落實、銷號。同時發揮輿論宣傳和監督作用,宣傳“殘疾人之家”提升改造項目,提高公眾的知曉率、參與度和影響力。 政策全覆蓋 助力打破規範化建設中的發展瓶頸 在全市各級殘聯和相關部門的協同推進、合力保障下,“殘疾人之家”規範化建設層層加碼,為助力人羣、鎮街、區縣(市)全覆蓋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。 讓人振奮的是,杭州市殘聯正聯合多部門加大“殘疾人之家”建設的政策扶持和補貼力度。在充分執行國家、省、市運管扶持政策的同時,杭州市和各區、縣(市)殘聯紛紛出台相關政策,從開辦費補貼、星級補貼、運營補貼、無障礙設施改造補貼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補貼等方面入手,解決“殘疾人之家”在建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。 比如,對符合補貼對象條件的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,給予3萬-20萬元的開辦經費補貼;建立年度考核制度,根據星級評定和日常督查情況,對符合年度考核標準的“殘疾人之家”給予1萬-5萬元的補助;“殘疾人之家”每接收服務一名殘疾人,每年給予一定的運營補貼,享受集中就業退税政策企業創辦的,每年按不低於當地2個月最低工資標準予以補助;其他主體創辦的,每年按不低於當地6個月最低工資標準予以補助;安排本市户籍殘疾人輔助性就業,實施無障礙改造的機構,按實際費用給予全額補貼等。 按照“重要窗口”建設“各項工作都必須全面過硬、各個條線都必須統籌推進、各個地方都必須均衡發展”的要求,杭州市的殘疾人工作已幹在實處,走在前列。對於杭州市22萬名殘疾人來説,身邊的“殘疾人之家”,如今就像是“孃家”,星級之家不斷增加,功能日益延展,管理越發細緻,提升着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 |